低价旅游团黑幕曝光!背后真相让人震惊,千万别报!

低价旅游团黑幕曝光!背后真相让人震惊,千万别报!

低价旅游团,

你是否遇到过“超值优惠”“白菜价跟团游”?小心,这可能是陷阱的开始!低价旅游团,指的是报价远低于旅行社实际成本的旅游团。它们用不可思议的低价吸引你报名,却在行程中通过降低餐饮住宿质量、安排大量购物、临时加价、增设自费项目等手段“回血”甚至盈利——说白了,这就是披着旅游外衣的购物团!

为什么这类团屡禁不止?根源在于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战,以及购物店、自费项目供应商提供的高额“回扣”。组团社以超低价揽客,转手将游客“卖”给地接社,导游接团后,不但没有工资,甚至还要按人头向旅行社“买客人”!于是,他们只能想尽办法引导你消费、加点,靠拿回扣赚取收入。想避开这些坑?一定要选择正规旅行社、签合同时明确权责、仔细查验证照!

低价团带来的不仅是体验差,更隐藏着严重安全隐患。它侵害游客权益、威胁人身财产安全,同时也扭曲导游职业生态,导致服务质量下降,甚至损害旅游目的地口碑,阻碍行业健康发展。

定义

所谓低价旅游团,就是旅游报价比成本还低的旅行团。旅行社以“赔本价”吸引消费者参团,随后在行程中大幅降低服务标准、频繁安排购物、临时加价、增加自费项目,以此实现盈利——其本质就是“购物团”。

产生背景 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

旅行社行业门槛低、数量多,为抢客源不断压低报价,陷入恶性循环。不少中小旅行社管理混乱,靠低价做“坑”吸引游客,再“转卖”给导游。导游为填平买团成本,只能靠加点、购物拿回扣,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。随着“旅游+互联网”兴起,一些电商平台上的小微旅行社,甚至无资质的俱乐部、车友会、群组也纷纷加入低价竞争,乱象进一步加剧。

供应商的高额“回扣”

部分风味餐厅、偏僻酒店、缆车公司、游船公司、劣质景点和购物店,为拉拢客源,以虚高定价和高额返佣吸引导游带客。导游不仅能拿“人头费”,还能从游客消费中获得提成。供应商以次充好、欺客宰客,游客则频频落入价格陷阱。

大众旅游消费水平偏低

不少游客仍处于“初次旅游”阶段,对价格极其敏感,甚至非理性追求低价——只看报价,不看品质。这就形成了“一个敢卖,一个敢买”的怪圈:旅行社设局“赌”游客会消费,游客也“赌”自己能够忍住不购物。加上旅游产品信息不透明,普通游客难以辨别优劣,最终只能凭价格做选择。

主要特点

低价旅游团普遍存在体验差、安全无保障、商品质量低劣、行程缩水、导游服务缺失等问题。

主要措施

想不被坑?一定要选择正规旅行社、签好旅游合同、明确行程标准和违约责任,对低价产品保持警惕!

社会影响 损害游客合法权益,危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

物质上:吃住标准严重缩水,买到假货次货;精神上:景点敷衍潦草、缺乏讲解,大量时间被用于排队和进店。安全上:参团的多为中老年人,长时间排队易引发健康风险;司机超时驾驶,旅游大巴隐患重重;为压缩成本,游船不备救生衣、维护缺失、严重超载……你的安全,成了他们削减成本的第一选项!

损害导游自身权益,影响导游队伍质量

扭曲的薪酬体系:大部分导游没有底薪,出团补助极低,收入主要依赖购物回扣和加点提成。他们接团前甚至要按人头向旅行社“买客人”,压力巨大!低薪导致高素质导游流失,队伍稳定性差。部分导游为求生计,诱导消费甚至欺客,进一步激化矛盾,损害行业形象。

危及行业健康发展,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

旅行社陷于低价竞争无力创新,服务质量难以提升;景区为揽客不断降价,低质景点大行其道,A级景区发展受阻;游客投诉和负面评价频发,城市旅游形象严重受损!

相关法规

(一)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;

(二)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;

(三)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”。

(一)假借订立合同,恶意进行磋商;

(二)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;

(三)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”。

相关事件 云南治理不合理低价游

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,云南重拳整治不合理低价游,下架超1100个违规产品,严厉打击购物店灰色链条,建立旅游诚信体系,实施信用监管,坚决向“零负团费”说“不”!

“199元4天3夜低价游”

2024年3月,记者暗访桂林“199元4天3夜低价团”,被导游带进7个购物店,遭遇各种话术推销和诱导消费。业内人士透露,这就是典型的“赌团”——地接社按人头付费接团,靠购物回扣赚取利润。

“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”

2024年7月,一网民爆料母亲参加“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”,引发舆论哗然。经查,涉事组团社被吊销许可证,地接社及导游因涉嫌虚假宣传、组织不合理低价游被立案调查。

低价团拒收年轻人

2024年8月,有UP主爆料成都多家旅行社拒收年轻人参加百元以下低价团,直言“年轻人没有消费力”。业内人士透露,低价团往往对游客年龄、性别、地区设限,教师、记者、销售等职业也常被拒。这都是业内心照不宣的“潜规则”——不要没有购买力的游客!

参考资料 >

一个敢报价、一个敢报名,“赌徒式”低价旅游团为何屡禁不止?.新华社.2024-07-14

暑期来临,参团旅游警惕低价陷阱.惠州“两建”一体化应用系统.2024-07-14

别跳!是个坑!.微信公众号.2024-07-14

文旅知识大讲堂开讲了!带您揭开“零负团费”的真面目!.微信公众平台.2024-07-14

一个敢报价、一个敢报名,“赌徒式”低价旅游团为何屡禁不止?.百家号.2024-07-14

春季旅游谨防“陷阱”.市场星报社.2024-07-14

不合理低价游为何禁不住 专家: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斩断灰色利益链.百家号.2024-07-14

云南对不合理低价游说“不” 已下架1100多个相关产品.新浪财经.2024-07-14

“桂林4日低价游”相关公司已成立五年!旅游如何避坑“你图我低价,我要你入坑”陷阱?.海报新闻.2024-07-14

广西桂林通报“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”:已立案调查.环球网-今日头条.2024-07-16

涉事旅行社已被吊销许可,“40元桂林低价游”调查情况来了.界面快讯-今日头条.2024-07-17

低价团拒收年轻人?业内揭秘旅游潜规则,称低于指导价30%就有猫腻.新浪微博.2024-08-03

发表评论

验证码